首页

国产恋脚免费网站

时间:2025-05-23 21:20:51 作者:广西龙胜县发生山洪灾害 多方力量展开救援 浏览量:30662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16日电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0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 按收入来源分,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585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1%;人均经营净收入1959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0%;人均财产净收入988元,增长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2007元,增长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4%。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462元,增长6.4%,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2.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870元,增长5.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243元,增长7.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79.5%。

  居民消费支出情况方面,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9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43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50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354元,增长10.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92元,增长12.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7%;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562元,增长0.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1.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380元,增长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2%;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946元,增长1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722元,增长13.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9%;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29元,增长3.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6%;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14元,增长2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文博

点击进入专题: 国家统计局介绍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像珍惜大熊猫一样珍惜中美人民友谊

当日开幕式上,伴随着猎猎招展的迎风旗、气动山河的震天鼓,“冰把头”登场宣读祈福词,感恩自然的馈赠,祈愿未来四季平安、五谷丰登。随着“冰把头”一声令下,采冰汉子齐饮出征酒,在雄浑激昂的《采冰号子》声中,几十名采冰汉子合力采出松花江第一块冰。

【巴黎奥运会】首个“水上奥运村”离巴黎15730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唯有破解创新链与产业链汇合聚力中的机制性难题,才能将科技创新厚植在产业发展的土壤中,形成新质生产力。

阿尔及利亚推动经济多元化

“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侨创小镇就吸引了大量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他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为温州经济注入‘源头活水’。”希腊归侨、浙江惠侨置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晓娟受访时说。

刻画女星百态,《影后》获赞“台剧天花板”,台媒总结“最引人关注”亮点

但中国女子接力队并非就此无缘巴黎奥运会。根据世界田联规则,巴黎奥运会各个接力项目还有2个名额,将通过年度成绩的排名来确定。在6月的达标期截止之前,中国女队需要在积分上达到“未直接入围巴黎”接力队的前两位,同样可获得奥运门票。接下来,中国女队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多参赛积攒积分,以提升世界排名。本组文/本报记者 褚鹏

中泰合作培养订单人才 留学生暑假广西“充电”

近日,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字里行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藏晚清名人函札展”在瞻园罗尔纲史学馆揭开面纱。

相关资讯
在不断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彰显大党优势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实践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具体体现,是以更先进的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及其组合的优化,推动生产力不断从落后走向先进、从传统走向现代,也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传统生产力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多物质资源和化石能源。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产力逐渐呈现出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开始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的产业为主要载体,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新”主要体现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应用所催生出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质”主要体现在质量、品质、效率、效能等方面的大幅提升。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与生机活力。

热门资讯